在一個管理有序的企業里,年終總結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,不知從何時起,寫總結讓職場人苦惱不堪,即便工作了十年八年的老職工也同樣會煩惱,為了蒙混過關可謂“各顯神通”,可是這樣的年終總結已經變了味,下面四種做法應該避免!
1.內心不重視,年終總結成雞肋
長達數千字年終總結,一般思路是先感謝領導感謝同事,然后展示自己這一年的成績和功勞,最后說說自己的不足,提點來年的工作思路。這是典型的走過場,耗時費力,沒有任何實際意義。
除了內心不重視、被逼無奈應付這份必交的“作業”外,部分職場菜鳥也表示,由于他們平常沒有記錄日常工作的習慣,加之認為工作太平淡,所以要想編出幾千字的總結來,著實不易。
2.舊瓶裝舊酒,一份總結用多年
“時光荏苒,轉眼又到了一年的結尾,回首這一年,我的工作……”,對職場人來說,這句式、語氣十分熟悉。很多員工的總結都是一年抄一年,下年套上年,年年翻版、年年復制,大都是陳詞濫調,毫無新意。
3.玩移花接木,網上搜模板拼湊
在百度文庫上搜索“年終總結”,發現為企業員工、護士、街道干部、黨員、財務人員、教師等不同職業量身打造的年終總結還真是林林總總。
很多職工表示,回想這一年,自己好像也沒啥拿得出手的東西,但單位有要求,不寫又不行,所以只好網上搜搜。結果一看,各種類型職業的模板都有,找個符合自己情況的套用一下就可以了。
4.懶得費精力,上某寶雇人代寫
有的單位會把年終總結和年終獎掛鉤,寫得不好會直接影響收入,因此,有部分職場人便選擇了網上雇“槍手”代寫年終總結。
不過,要想代寫年終總結,客戶必須提供自己的姓名、職務等個人信息,并向賣家簡單介紹自己一年的工作情況。盡管不少賣家承諾“原創、保密、免費修改、滿意付款”,但隱私問題還是不能忽視,而且還可能會涉及泄露公司秘密。
如何寫好年終總結
1. 明確定位:你給誰寫?
對內寫工作總結,也許是你是寫給直屬領導,也許是你幫領導寫總結材料給更上一級的領導看;
對外寫工作總結,也許是給主管部門,也許是給外部專家,也許是服務的客戶。
這些場合對工作總結的要求,文風,素材,框架區別都很大。很多人寫總結習慣復制粘貼,但是面對不同的匯報對象,你能隨便復制粘貼嗎?
2. 明確類型:你寫哪種?
僅僅知道工作匯報的對象還不夠,還得了解自己匯報的類型。在內部匯報建議按基層,中層,高層分類考慮,基層往往側重搜集材料,中層往往側重提煉思路,高層往往側重提出愿景,這些就決定了你寫匯報的基調和選材必須有差異。
3. 明確目的:為何要寫?
如果是年終盤點,你可能更多需要總結一年的得失,為明年做好規劃?
如果是項目總結,你可能需要預判風險,想一想萬一風險來臨你可以向哪里尋求應對之策?
如果是新年規劃,你的目標要得到保障,你需要哪些資源,這些資源在哪里可以爭???
如果一份工作總結只是一份工作流水賬,那真的沒有寫的必要,畢竟你做的大部分重要的事情,領導都知道,要是領導都不知道,要么說明你的工作不重要,要么說明你的業績不重要。
4. 明確基調:何種寫法?
屢戰屢敗還是屢敗屢戰?一無所獲還是積累經驗?這不是玩文字游戲,這是態度問題!
同樣的成績,不同的解讀就會帶來不同的反饋。在沒有業績的情況下,至少證明你一直在努力嘗試,一直在試錯中成長!
語言是有力量的,有時候語言的力量能幫你保住飯碗,因為語言是你心態的反應。
5. 明確結構:何種框架?
工作總結最忌諱形式化,或者寫成一筆流水賬,匯報工作要有一個框架。
領導喜歡的匯報思維往往是以點帶面還是面面俱到?一分為二還是抓大放???實在沒有辦法就試試一個觀點三個論據的結構,這就是所謂的“一個中心,三個基本點”寫作方法。
6. 明確數據:定性定量?
在工作匯報中經常需要談談業績指標,其實業績指標未必就是數據,指標分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。
定性指標往往彈性很大,誰能夠概括得更給力,總結得更深刻就最出彩。比如大家都能完成的業績,你加上用戶,全面,突圍等正面詞匯,會顯得更有力量。另外為你的工作想一個應景的標題也是抓住眼球的靠譜辦法。
上一篇:一篇關于背景調查不錯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