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論是在體制內,還是體制外,都有一個流行的觀點:人在職場,跟對領導。
有人因此獲益,也有人為之付出血淋淋的代價。成也站隊,敗也站隊。
很難籠統的、絕對的討論站隊對與錯、是與非。要考慮到短期利益與長期影響;具體環境和個人;價值觀等多重因素。
但是可以肯定的是,與其站隊,不如定位!
鐵打的營盤,流水的領導。沒有寫錯!現實情況是:鐵打的營盤、鐵打的兵,流水的領導。大部分兵在一個固定單位終其一生,但領導變換頻繁。不言而喻,每次換領導,你都重新站隊?那也難免太累。
每逢單位領導調整變動之際,有的人泰然處之,有的人患得患失,皆因不同的境界:有人在單位是站隊,有人在單位是定位。
后者與站隊某個具體的領導不同,他們是在單位坐標、在人生坐標、在職業規劃坐標中定位自己。他們認為:與其一味渴望擁抱別人、被別人擁抱,不如賭上一局押寶自己。
S曾經深信跟對領導的重要性,這是他做了大量觀察、思考和閱讀多篇小說之后得出的最重要的結論,沒有之一。S有過抱單位歷任一把手大腿的計劃,為此不惜多次與多位同事、分管領導鬧僵,在單位名聲每況愈下。曾經幾次,S一度認為升遷近在咫尺,但最終都不了了之。
S的失誤在于對職場認識膚淺、片面、急功近利。他眼里只有別人的站隊,卻看不到別人定位。沒錯!在職場中要跟隨領導往前沖,但是不等于失去自我、乞求依附。失去自我,你還有什么價值?
如果你自己都不定位,就去所謂的站隊,邏輯上說的通嗎?
定位是更大格局、更優策略:
1、定位自己為職場長跑之人。放棄急功近利思想。職場、人生都是長跑,繞彎、抄小路不是上上策。要有耐心、勻速跑。不要僅僅考慮到開場、上半場,還要考慮好下半場。目光要長遠。
2、定位自己為單位之人。提供你立足的永遠是單位、是平臺。為單位創造價值,此路最牢靠。你持續為單位創造了價值,沒人可以長期忽略你。
3、定位自己為規矩之人。規矩、規則至上。人在社會、人在江湖,與在家里最大的區別,就是你要講規矩。講規矩,總沒錯。
4、定位自己為專業人士。找到自己在職場上的立身之本。是特定技能、情商、協調能力還是其他?結合自己的特長、工作需要和職業規劃,找準自己能持續輸出價值的點,是安身立命的唯一途徑。專業技能是永遠的硬通貨和社交貨幣。
5、定位自己為有價值觀的人。定位不是說要同領導隔膜。持有相同價值觀,如有可能,與領導成為朋友是值得珍惜的緣分。只是,我們應該建立在價值觀驅動的基礎之上,而不是摻雜太多的個人私利。
《你不優秀,認識誰都沒用》,這是一篇在微信上廣為流傳的文章。引發了大家的強烈共鳴。這篇文章的作者寫道:只有資源平等,才能互相幫助!只有優秀的人,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。很顯然,作者是要糾正有些人那種膚淺、浮躁的人際觀,人們唯一要做的是讓自己變優秀。巴結別人根本沒用。
我們更進一步,你不定位,站隊誰都沒用!
下一篇:卓眾獵頭教你快速提高招聘效率